假设有成品A,其BOM中用到原料B,单位用量为1,且设置B的"部件废品(%)"为"6%"。
有一生产订单需要生产A 1000件,则SAP计算出需要组件B的数量为1060,即1000×(1+6%)而我看到有本书上说应该这样计算B的用量:1000/(1-6%)=1063.8299,约等于1064。
本人想了想,觉得书上说的也有道理。因为,如果须有1个合格的B才能生产出1个合格的A,那么如果要生产1个合格的A
需要B的数量为1/(1-6%),生产1000个合格的A需要B的数量就是1000×1/(1-6%),于是就有了以上的第二种结果。
到底哪种算法正确呢?还是两个都正确,只是使用的条件有所不同?望高手指教!谢谢
针对这个问题,平时没注意,但遇到了就展开下。
在SAP典型两种报废率,其他的几种都是衍生出来的,原理大同小异。
1、Component scrap rate 组件报废率
组件报废率体现的是,生产一个成品,对应需要消耗多少原材料。以上例为例,
由于原料料的组件报废率为6%,因此成品与原材料的关系为
成品:原材料= 1 : 1.06, 即生产1个单位的成品,需要1.06个单位的原材料。因此,当生产1000成品时, 原材料 = 1000(成品) * 1.06 = 1060 (原材料)
2、 Assemble scrap rate 组装报废率
组装报废率是生产某个产品的过程中自身会有报废,仍以上例为例,组装报废率为6%,意指,每生产出一个单位的成品,实际只能得到 1-6%= 0.94个成品,即:
计划生产的产品:实际得到的产品 = 1 : 0.94
当你希望得到 1000个产品时,你要计划生产的量就是 1000 / 0.94 = 1064.
两者差别在于,一个是以上级产品为基础,计算下级材料投入,用的乘法。
一个是以自身为基础,计算计划投入量,用的除法。
不过实测结果显示,如果生产1000的成品,计划订单量仍然是1060.
所以SAP的组装报废率,看起来是用报废量除以生产出来的良品数量,而不是总投入量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